CBAM將於2026年正式啟動付費,將對發展國際市場的企業帶來影響。為了淨零碳排目標,歐盟要求入口商品提供碳排放資料,並付碳調整費用。對於台灣中小企業而言,如何順利申請 CBAM 並避免失誤而受罰來很重要。此外,CBAM申請過渡期已經超過一年,政策內容也經歷多次變動和調整。本指南將帶領您從認識CBAM、瞭解申請資訊與注意事項,協助企業快速上手,有效應對CBAM申請。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CBAM 是歐盟為應對全球氣候變遷與碳洩漏問題所推動的政策工具,主要目的是要求進口商針對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進行申報,並在必要時購買相應的CBAM憑證,以彌補進口商品與歐盟本地生產商品在碳成本上的差異。因此,某些國家的產品因為當地碳排放成本較低而價格較便宜,進入歐盟時仍需補繳相應的碳成本,確保所有產品在碳價上公平競爭,進而推動全球供應鏈降低碳排放。
為了確保 CBAM 的公平性與有效執行,歐盟對特定進口產品設立了具體規範。歐盟規定,進口到當地的水泥、鋼鐵、鋁、肥料、氫氣與電力等產品,其進口商或報關代表人需根據碳含量購買 CBAM 憑證,以確保與歐盟當地生產的商品負擔相同的減碳成本。
哪些企業需要申請?
根據歐盟CBAM的規範,主要涵蓋出口至歐盟的第三國產品需要申請,特別是屬於高碳排放密集型的產業。常見納管產品包括:
- 鋼鐵、水泥、鋁及其下游產品(如螺絲、螺栓等)
- 肥料、電力、氫氣等高碳密集行業產品
凡是在生產過程中涉及大量直接與間接碳排放的企業,無論規模大小(中小企業亦在內),只要其出口產品屬於上述納管範疇,就需遵循CBAM的申報要求。
此外,需要申請的公司是歐盟進口商或其授權的報關代表,對於台灣企業而言,如果是出口商,則通常不需要直接申請CBAM;但出口商應配合提供詳細的碳排放數據,以便歐盟進口商或代理機構完成CBAM申報。只有當台灣企業在歐盟市場中擔任進口商或代理報關的角色時,才需依規定辦理CBAM申請。
計算方式與費用
CBAM費用主要依據進口產品的實際碳排放量進行計算,其基本公式為:
- 產品碳排放量 = 單位產品碳含量 × 進口產品數量
- 若該產品在原產國已支付部分碳成本,則可從總碳排放中扣除相應免付部分。
- 費用計算:最終需支付的費用 = (實際碳排放量 − 免費配額) × 歐盟ETS(碳交易市場)的平均碳價
在過渡期內(2023年10月至2025年底),企業主要需完成碳排放數據的申報,而自2026年起則需依據上述計算結果購買CBAM憑證,隨著免費配額逐年減少,最終於2034年全面取消免費額度,從而使企業完全依賴自有碳排放數據來支付相應的碳成本。
申請所需文件
- 碳排放報告:包括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直接與間接碳排放的詳細數據,通常需要依據國際認可的碳盤查標準編製,並可由第三方驗證以提高資料可信度。
- 供應鏈數據:涵蓋原料來源、供應商碳排放資訊以及原產國是否已實施碳定價措施的相關證明文件。這些數據有助於計算產品嵌入式碳排放量。
- 產品與運營資料:進口貨物的數量、貨物稅則號別(CN Code)、生產流程說明、能源使用記錄等。
- 其他相關文件:如原產國碳定價支付證明、排放監測記錄、第三方認證報告及企業內部碳管理系統的運作資料等。
※貨物稅則號別(CN Code):是一個由歐盟採用的產品分類系統,用來明確識別各類進出口貨物。而CBAM則是透過CN Code確認某項產品是否屬於 CBAM 規範納管的高碳排放產品類別。 |
申請時間與重要期限
- 過渡期報告:過渡期為2023年10月至2025年12月,在此期間企業需依規定每季向CBAM過渡登錄平台提交季度報告。例如,第一季(2023/10~12月)的報告最晚須於2024年1月31日前繳交;其他季度則依規定在季度結束後的一個月內完成申報與必要的修正。
- 正式實行階段:自2026年1月1日起,進口商或其授權代理必須根據實際碳排放數據購買CBAM憑證。每年5月31日前,需提交上一年度的申報報告,作為年度核算與憑證購買的依據。
- 免費配額調整:在2026年至2034年間,歐盟免費配額將逐年遞減,2034年後免費額度將完全取消,屆時企業將完全依據實際排放量支付碳成本。
CBAM 申請5步驟
知道申請時間與所需文件後,可以跟著以下5步驟開始申請CBAM:
步驟 1_註冊與帳號建立:歐盟進口商或報關代表需先在歐盟CBAM申報系統中建立帳號。若為非出口商,僅須配合歐盟進口商提供相關資料協助申請即可。
步驟 2_填寫申請表:提供企業及出口產品等以下資料:
- 企業基本資料(包括企業型態、聯絡資訊、稅籍資料等)。
- 出口產品資訊:產品名稱、貨物稅則號(CN Code/HS Code)、產品數量與單位等。
- 生產流程簡述與碳排放初步說明(如涉及高碳密集產業需提供基本排放資訊)。
- 文件需依照平台提供的標準格式,並依據系統指示填寫。
(欲查詢產品CN code可以至綠色貿易資訊網查詢)
步驟 3_提交排放數據:根據產品實際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數據,進行申報,計算方式如下:
- 計算方式:
- 產品碳含量 x 進口產品數量 = 總排放量。
- 如產品在原產國已有碳成本支付,可進行部分扣抵。
- 數據來源:
- 內部碳盤查報告、能源使用記錄、以及供應鏈數據。
- 依據國際標準(如GHG Protocol或ISO 14064)進行數據整理。
- 將計算後的數據依照系統要求輸入,並上傳相關輔助文件(如碳盤查報告、第三方驗證文件等)。
步驟 4_支付相關費用:依據所申報的碳排放量,企業或進口商需支付相應的CBAM費用(憑證費用)。費用計算方式如下:
- 費用公式: 應支付費用=(實際碳排放量−免費配額)×歐盟ETS平均碳價\text{應支付費用} = (\text{實際碳排放量} – \text{免費配額}) \times \text{歐盟ETS平均碳價}應支付費用=(實際碳排放量−免費配額)×歐盟ETS平均碳價
- 免費配額在過渡期內存在,之後逐年減少,直至2034年取消。
步驟 5_追蹤與補充資料:在申報後持續追蹤申請進度,並根據歐盟審查要求及時補充或修正資料。應對 CBAM 審查與補件要求如下:
- 定期查看申報平台上的通知與審查意見,確認是否有資料不足或不符之處。
- 如遇審查要求補件,及時上傳額外資料(例如進一步的碳盤查細節、供應鏈補充證明文件等)。
- 建立內部追蹤機制,確保所有更新資料均及時反映在系統中,並留存所有溝通記錄以備查驗。
- 同時,持續監控歐盟CBAM相關政策更新,確保申報步驟與資料內容符合最新要求。
企業可能遇到的挑戰與解決方案
在申請 CBAM 的過程中,企業常常面臨內部數據整合、技術及供應鏈協調等多方面的挑戰。這些挑戰如果未能及早識別並解決,可能會影響申報效率和準確性,進而影響到最終的費用計算和市場進入。競爭力企管整理出以下三大挑戰與解決方案:
挑戰 1:碳排放數據不精確
⚡解決方案:建立完善的碳盤查機制,導入國際標準(如 GHG Protocol 或 ISO 14064)進行數據收集和計算,並進行第三方驗證,確保數據真實且準確。
挑戰 2:供應鏈數據整合困難
⚡解決方案:與供應商建立緊密合作,要求其提供原材料及製程的碳排放資訊;利用數位化工具集中管理數據,確保信息透明並能自動更新,減少人工操作帶來的誤差。
挑戰 3:申報系統操作不熟悉
⚡解決方案:參加相關相關課程或諮詢專家,熟悉歐盟CBAM申報平台的操作流程;提前進行模擬測試,確保所有數據和文件均按照規範提交,避免因操作不當而延誤申報。
隨著 CBAM 將於 2026 年正式實施,企業需強化碳管理與合規能力,以降低碳成本與營運風險。然而,這不僅是挑戰,更是推動永續轉型的重要契機。透過完善碳盤查數據、提升供應鏈透明度,企業不僅能確保合規,更能強化企業競爭力。及早規劃 CBAM 申請流程並與供應鏈緊密合作,將有助於降低風險與成本,為全球減碳趨勢做好準備,邁向長遠的永續發展。
競爭力企管擁有ISO認證輔導的豐富經驗,以及專文詳細說明ISO標準、企業管理與時事新知等文章分享,讓經驗豐富的專業顧問師一對一線上諮詢為您服務,無論是ISO標準認證、ESG企業永續報告書相關問題、企業管理與教育訓練課程,都歡迎您預約服務!
參考資料:2025淨零排放_經濟部MOEA、綠色貿易資訊網、產業節能減碳資訊網、CSR@天下、Reccessary、倡議家
圖片來源:Freepik
相關文章:
歐盟 CBAM 上路,台灣碳費如何徵收? CBAM實行細則及未來走向懶人包!
ISO14064或ISO14067標準哪個更適合您的企業?看這篇就對了!
競爭力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全台免付費專線:0800 800 248
LINE線上諮詢:
Views: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