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如市場競爭、經濟波動、產品品質問題、供應鏈中斷、技術變革、天災人禍等狀況。這些風險就像潛藏在暗處的冰山,一旦爆發,不僅影響企業的營運,還可能對其財務和商譽造成莫大的影響。因此,風險管理成為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此時,像FMEA(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這樣的工具,能夠幫助企業有效地預測與預防問題,而FMEA到底怎麼提升風險控制,讓我們一探究竟。
風險管理概念
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是「事前預防」的概念,其核心在於識別、分析和應對風險,目標是以最小的成本應對最大的危機。同時牽涉到機會成本,必須衡量事件的處理順序及比重,做出最合適的判斷。在企業界已廣泛採用風險管理,而ISO的核心概念亦是以風險為主的思維,許多條文都與預防性措施相關。風險管理是持續進行的,這意味著需要定期監控與更新。當內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風險狀況可能會變動,因此企業應保持靈活性,確保風險應對策略能夠適時調整。
風險管理工具 — FMEA
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是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的簡稱,是一種系統性的方法,用於預估未來可能發生的失效模式或系統的影響,從而規劃相應措施,是IATF 16949品質管理系統中五大工具之一,最早應用於美國軍方及航空業,後被福特汽車引進至汽車工業,發展至今,可廣泛運用於各個行業,不只是汽車行業,還可用於製造業、醫療、科技、服務等行業。
(了解更多:FMEA是什麼?-IATF 16949 五大工具之一)
FMEA的基本概念圍繞以下三個核心要素展開,這三個要素又稱「失效鏈」:
- 失效模式:指的是產品或系統在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失敗方式。例如,電子設備可能因過熱而失效,或機械部件可能因磨損而無法正常運作。
- 失效影響:指失效模式所帶來的後果或影響。它可以是對產品性能的損害、對使用者安全的威脅,或是對生產流程的干擾。
- 失效原因:導致失效模式發生的根本原因。了解失效原因有助於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以減少未來發生類似問題的風險。
以「醫療級穿戴裝置的心率感測器」來舉例說明三個核心要素,內容如下:
- 失效模式:心率感測器無法準確測量心率
- 失效影響:患者可能因獲得不準確的心率數據而延誤治療,或做出錯誤的健康決策、醫療機構可能有醫療糾紛問題或損失患者信任。
- 失效原因:測器元件損壞、校準不準確、靈敏度降低、外部電磁干擾、感應器與設備之間的連結鬆動或故障等。
以「汽車的火星塞」來舉例說明三個核心要素,內容如下:
- 失效模式:電極間隙過大或過小、積碳嚴重、絕緣體破裂等,導致點火不良或無法點火。
- 失效影響:引擎怠速不穩、加速不良、排放超標、引擎敲缸。
- 失效原因:使用壽命到期、燃油品質不良、引擎積碳嚴重等。
由上例子可知,其實FMEA的原理很簡單且有效,只要先列出產品或流程的每一個步驟,針對步驟進行詳細分析,找出可能的失效模式,進而找出影響與原因。
既然「風險」找到了,就該評估風險,FMEA評估失效模式風險的三個指標,如下:
- 嚴重性(Severity):如果這個失效模式真的發生,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 發生頻率(Occurrence):有多大的可能會發生?
- 檢測難度(Detection):問題發生後,企業有多大的機率能及時發現並修正?
透過以上三個指標的評分,將組成一個風險優先數(Risk Priority Number,RPN),RPN越高,代表這個風險越需要優先處理。企業可以根據這個數字,找到最嚴重的問題,從源頭開始制定相應措施。
FMEA最大的優勢就是預防性與系統性,通過在產品開發與製造過程中,可以未雨綢繆,制定相關改善因應計畫,進而降低風險、節省成本,並提高產品和流程的穩定性,避免重大損失發生。
不過FMEA不是一次性工具,而像PDCA是個持續性的改善過程, 隨著市場、技術或內部流程的改變,企業需要持續監控所實施的風險控制措施,確保其有效性。因為所有的狀況、需求、環境等都可能發生變化,同時影響著風險狀況,因此FMEA需要被定期更新,以反映當前狀況。
FMEA常見的3大類應用
關於FMEA的應用,曾在FMEA是什麼?-IATF 16949 五大工具之一中有簡單說明DFMEA與PFMEA,但其實還有一個SFMEA,以下將針對這三種應用進行詳細說明:
1.DFMEA(Design FMEA):主要應用於產品設計或改良升級的階段,設計完成前的進行預防分析,鑑別設計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失效模式,評估其影響,確保確保產品在進入生產前能修正改善問題,降低未來的風險。
2.PFMEA(Process FMEA):主要應用於生產製程階段,針對製造、裝配與物流等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失效模式進行分析並規劃預防措施,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減少製造過程中的風險。
3.SFMEA(System FMEA):即是系統FMEA,主要針對整體系統的全面風險評估,通常用於較複雜的系統,例如整個生產線、供應鏈或服務系統,通過SFMEA找出系統中各組件之間的相互關聯及其潛在失效風險,預防因一個部件導致整個系統出現問題,無法運作。而航空、汽車、國防、醫療和大型製造設備等,對系統可靠性要求極高的領域,更是需要運用嚴謹的工具,有效控管風險。
FMEA在風險管理中的優勢與挑戰
已知FMEA最大的優勢在於預防性與系統性,提前鑑別風險並採取相應措施,大幅度降低風險發生的機率與需承擔的成本。另一優勢則是透過FMEA強化跨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藉由不同部門的角度,全面分析了解潛在問題,進而制定更有效的因應措施,合作的同時,提升全體對於風險管理的認同與了解。
跨部門合作是優勢,亦是挑戰,各部門需要密切合作,就可能會有溝通不順、資源分配或權責等問題產生,進而導致FMEA的過程有問題,同時執行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與人力,對企業來說亦是較大的負擔。此外,要有效實施FMEA需要大量的數據支持,且具準確性與完整性,才可確保分析結果是可靠的。如果數據不足或品質不達標,可能導致分析結果存在偏差或缺漏,都會增加FMEA操作的難度。
FMEA作為風險管理中一種系統性的方法,能幫助企業在產品設計、製造流程和供應鏈管理中,發現問題的根本原因。透過識別失效模式、評估其影響及成因,制定預防措施。然而,FMEA的實施過程可能面臨諸多挑戰,例如數據需求高、跨部門合作的複雜性及資源投入。為解決這些問題,企業應定期進行內部培訓,讓各部門熟悉FMEA的原理與操作,同時持續監控和更新FMEA,以適應瞬息萬變的環境,確保其有效性。通過FMEA,企業能夠有效減少風險,促進長期穩定發展。
競爭力企管擁有ISO認證輔導的豐富經驗,以及專文詳細說明ISO標準、企業管理與時事新知等文章分享,讓經驗豐富的專業顧問師一對一線上諮詢為您服務,無論是ISO標準認證、ESG企業永續報告書相關問題、企業管理與教育訓練課程,都歡迎您預約服務!
參考資料:貝爾國際、鼎新電腦、電子製造,工作狂人、bsi
圖片來源:Freepik
相關文章:
【IATF 16949 五大工具之一】2019 -FMEA 新版公布!
競爭力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全台免付費專線:0800 800 248
LINE線上諮詢:
Views: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