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四面環海,經濟從古至今都以出口為導向,在面臨國際綠色供應鏈要求與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規範之下,淨零轉型已經成為產業維持國際競爭力的必要條件。而製造業該如何應對2030淨零轉型呢?
經濟部透過與相關產業公協會及各產業代表座談會議,瞭解產業淨零轉型過程面臨的問題,並於2022年10月發佈「製造業2030年淨零轉型路徑」,提出各產業淨零轉型作法,並擬定六大產業減碳路徑,分別是石化、電子、鋼鐵、水泥、紡織、造紙業。提出相對應的淨零轉型作法,提升產業競爭力進而協助製造業轉型。
根據製造部門排放結構提出三大策略:
經濟部提出三大策略,建議產業透過更新高效率設備,例如:空調、空壓、鍋爐、電爐等。藉由導入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ICT智慧能源監控等方式,建置智慧化能源管理系統、導入氫能應用技術、含氟氣體削減等方式,提升能源效率,降低製程排放透過與國營事業及領頭企業合作,採「先大後小」、「以大帶小」模式推動供應鏈轉型,共同邁向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
製造業排碳現況與未來走向
經濟部根據我國2021年國家溫室氣體清冊報告統計指出,製造部門排放結構以電力為主約占64%、非電力占22%及製程排放占14%;經過節能最大化後透過改用低碳能源來減少排放,可採行的措施包含:以氣換煤、提高生質燃料使用比例、再生能源設置,例如:光電、風電、沼氣等、提高綠電使用率;製造部門最終期望朝循環經濟邁進,規劃透過餘熱回收、鋼化聯產及其他CO2回收利用技術,從源頭減少能源資源的使用。
行政院於去年核定2025年全國碳排放量需較基準年(2005年)減少10%,其中製造部門須減排0.22%;而國發會日前訂出2030年全國排放量需較基準年減少20%,對於2030年製造部門的減碳目標,經濟部工業局表示,政府部門預計先盤點出減碳路徑,後續再由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評估減碳目標。
經濟部表示,製造部門排放占比較高的六大產業(含石化、電子、鋼鐵、水泥、紡織、造紙)都屬於重要基礎工業或出口產業,在淨零轉型扮演關鍵角色。因此針對跟產業界協調,經濟部2021年結合全國工業總會及鋼鐵、石化、電子、水泥、造紙、紡織及其他等七大產業公協會成立「淨零工作小組」。並透過中鋼、台塑、台積電、亞泥、遠東新世紀等領頭企業及國營事業以身作則,提出2050淨零排放路徑與目標。目前已有25家企業宣示2050碳中和目標,占我國製造部門排放量合計50%以上。
透過公私部門合作達到各產業淨零轉型的目標,經濟部將從制度面與技術面開始。
- 制度面:完善產業淨零轉型所需法制環境(如:CCS、氫能管理專法)
- 技術面:透過國營事業帶頭投入減碳技術研發(如:碳捕捉再利用、氫氨混燒)
期待各產業能展現具體推動淨零排放的決心與行動,將轉型過程的挑戰與壓力,轉化成為驅動產業轉型的契機與助力,創造未來的淨零商機。
參考資料:經濟部工業局
相關文章:
2050淨零排放路徑,「四大策略」你跟上了嗎? ESG永續報告書指引
ISO 14064-1:2018 溫室氣體查證標準 改版重點解析!
ISO環境管理系列輔導與驗證
競爭力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全台免付費專線:0800 800 248
Views: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