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S 認證不只是符合 ESG 趨勢,更是提升供應鏈競爭力的關鍵工具。國際品牌已將 GRS 列為供應鏈門檻,沒有 GRS,可能失去大訂單。近年台灣政府持續加強廢棄物管理,環境部近期修訂「事業廢棄物清理計畫書審查管理辦法」,導入固體再生燃料(SRF)的三階段審查制度,並強調企業廢棄物再利用的規範化。這顯示政府正積極引導企業朝向資源回收與再利用,與 GRS 認證的核心理念不謀而合。
全球回收標準(GRS)是一項專為回收材料開發的認證標準,確保回收產品的可追溯性,並確立嚴格的環境與社會責任規範。在全球企業致力於減少碳足跡與推動循環經濟的背景下,GRS 認證成為供應鏈透明化與綠色產品競爭力的關鍵標準。
對於企業而言,取得 GRS 認證不僅有助於確保回收材料的合法性,也能提升供應鏈的綠色競爭力。隨著全球市場對環保標章的需求增加,全球多家知名品牌已將 GRS 設為供應鏈準入標準,影響力持續擴大。台灣企業若能及早布局,將能在國際市場中掌握優勢,並符合政府推動循環經濟的長期發展目標。
企業對 GRS 認證的常見誤解有哪些?
全球回收標準(GRS)認證已成為企業推動永續供應鏈的重要工具,然而,許多企業對 GRS 存在誤解,可能導致錯失商機。以下將釐清三大常見迷思,幫助企業正確認識 GRS 認證的價值。
❌ 迷思 1:GRS 只適用於紡織品?
事實上,GRS 規範的範圍遠不止紡織產業,它涵蓋塑膠、金屬、玻璃、紙類等多種回收材料,適用於電子、食品包裝、消費性產品與工業製造等領域。許多台灣企業,如塑膠射出成型業、鋁製品回收業,已取得 GRS 認證,證明其回收材料符合國際標準。
❌ 迷思 2:GRS 認證只是環保趨勢,沒有商業價值?
許多國際品牌已將GRS 認證列為供應鏈標準,要求供應商提供 GRS 認證的回收材料。例如,國際運動品牌、科技產業開始導入 GRS 以確保永續發展目標。對企業而言,GRS 不只是合規工具,更是進入國際市場的敲門磚,能提升供應鏈競爭力。
❌ 迷思 3:GRS 認證的流程複雜,取得門檻太高?
雖然 GRS 認證要求供應鏈溯源,但透過完善的廢棄物管理與回收機制,企業能更有效管理生產流程,減少環保風險。許多企業發現,導入 GRS 認證後,不僅提升了資源利用效率,還能吸引永續投資與 ESG 相關專案合作,帶來實質商業利益。
(了解更多:潛力無限的GRS商機 你跟上了嗎?)
了解GRS 的核心理念
全球回收標準(GRS)是一項國際公認的環保認證,主要是確保回收材料的可追溯性與生產過程的永續性。GRS 認證的核心理念圍繞四大原則:
1️⃣回收含量(Recycled Content) – 明確規範產品中回收材料的比例,確保企業使用合格的回收資源。
2️⃣社會責任(Social Responsibility) – 要求企業在供應鏈中遵守公平勞動條件,避免剝削勞工。
3️⃣環保責任(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y) – 強調生產過程中的環境管理,包括廢水處理、能源使用與化學物質管理。
4️⃣產品標示(Labeling) – 確保企業在銷售產品時,清楚標示回收材料比例與認證資訊,提供消費者透明資訊。
取得 GRS 認證不僅是符合法規的要求,更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策略之一。隨著全球環保法規趨嚴,許多國際品牌已將 GRS 列為供應鏈標準,擁有 GRS 認證將成為進入國際市場的重要門票。此外,消費者對於環保產品的需求上升,GRS 認證有助於企業吸引更廣泛的客群,提升品牌影響力。
對於企業而言,關鍵在於如何將廢棄物變資產。透過提升回收效率、建立內部資源管理系統,將廢棄物轉化為可用資源,符合 GRS 認證標準,進而提升材料使用效率,減少環境負擔。
企業如何透過 GRS 提升資源再利用?
透過完善的分類管理、再生材料應用與數據化追蹤,企業能夠大幅提升廢棄物的再利用效率,創造更高的環保與經濟價值。
1️⃣ 建立精準的廢棄物分類體系
GRS 認證要求企業必須對廢棄物進行有效分類,確保回收材料符合標準。
- 如何區分可回收與不可回收廢棄物?
- 可回收:塑膠(PET、HDPE)、紙類、金屬、玻璃等可作為再生材料的廢棄物。
- 不可回收:受污染的廢棄物、複合材料、化學廢棄物等。
- 如何確保分類符合 GRS 認證規範?
- 設立標準化的回收標示與分類制度,並培訓員工落實分類。
- 確保供應鏈中的回收材料來源清晰可追蹤,以符合 GRS 認證的可追溯性標準。
2️⃣ 再生材料的有效利用與供應鏈導入
企業可從供應鏈端優先選擇 GRS 認證的回收材料,確保產品的環保價值。
- 如何從供應鏈端導入 GRS 認證的材料?
- 選擇通過 GRS 認證的供應商,確保回收材料的可追溯性。
- 透過設計端優化產品結構,提高回收材料的使用比例。
3️⃣ 透過數據與科技強化回收管理
企業內部的回收管理與追蹤機制,決定了 GRS 認證的執行成效。
- 供應鏈溯源與稽核機制:定期稽查供應商回收標準,確保回收材料來源符合 GRS 要求。
- 如何透過數據管理提升回收效率?
- 建立數位化回收追蹤系統,記錄回收材料的使用率與來源。
- 透過數據分析,優化回收流程,降低浪費,提高廢棄物利用率。
落實 GRS 認證,不僅能減少企業的環境影響,也能提高市場競爭力,符合國際品牌與投資者對 ESG 的期待。
廢棄物管理法修訂對GRS的影響
環境部近期修訂《事業廢棄物清理計畫書審查管理辦法》,並同步調整固體再生燃料管理辦法,明確 SRF 製造廠的審查程序與時機,進一步優化事業廢棄物管理。雖然看似是在程序與時間上進行有變動,但仍舊對 GRS產生部分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
- 強化追溯與標準化要求
新修訂要求企業在廢棄物處理及再利用過程中,提供更完整的資料與追蹤機制,這與 GRS 認證中對回收材料可追溯性的嚴格要求形成正向互補。企業若能提前整合相關管理系統,將更容易符合 GRS 認證標準。 - 促進再生材料整合應用
隨著政策明定 SRF 製造的審查程序,企業面臨轉型壓力,需要提高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藉由導入 GRS 認證,企業可以保證其使用的回收材料符合國際標準,從而在推動循環經濟與資源再利用方面走在前列。 - 提升企業永續經營競爭力
新法規不僅要求企業加強內部廢棄物管理,還強調廢棄物清理計畫的有效性,降低不合規風險。取得 GRS 認證後,企業可展示其對環保與社會責任的承諾,進一步增強品牌形象,提升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
掌握GRS認證,為綠色轉型助力
許多跨國企業已將 GRS 認證納入其供應鏈標準,並要求合作夥伴提供符合規範的回收材料。這不僅影響台灣的製造業與出口產業,對於希望與國際品牌合作的企業而言,更是取得訂單的關鍵因素之一。透過導入 GRS 認證,企業能夠提升供應鏈透明度,確保生產過程中的回收材料來源合法合規,並建立可追溯的綠色供應鏈體系。此外,GRS 認證的環保要求也能幫助企業提升內部生產管理,使其在未來面對更嚴格的國際法規,如 CBAM、ESG 供應鏈審查時,擁有更強的應變能力。企業若能及早布局 GRS 認證,不僅能在國際市場中取得優勢,還能加速供應鏈綠色轉型,確保在全球環保標準趨嚴的情況下維持競爭力。
競爭力企管擁有GRS認證輔導的豐富經驗,以及專文詳細說明ISO標準、企業管理與時事新知等文章分享,讓經驗豐富的專業顧問師一對一線上諮詢為您服務,無論是GRS、ISO標準認證、永續報告書相關問題、企業管理與教育訓練課程,都歡迎您預約服務!
參考資料:環境部、ISO
圖片來源:Freepik
相關文章:
GRS全球回收標準融入社會責任,讓回收再創價值!-六面向分析-
競爭力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全台免付費專線:0800 800 248
LINE線上諮詢:
Views: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