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永續風向轉變,不再鼓吹「快狠準」,而是「穩、準、深」。從歐盟新政策到本地政策轉向,企業需調整策略節奏。近年來,ESG逐漸成為企業經營的「標配」。無論是為了回應政府法規、應對供應鏈壓力,還是因應資本市場與投資人要求,企業彷彿不談ESG就跟不上時代。然而,隨著全球ESG熱潮放緩,新的問題也隨之浮現:投入資源與產出成效不成正比、部門間協作效率降低、KPI壓力日益沉重。這些現象共同構成了企業當前面臨的ESG疲乏(ESG Fatigue)。
什麼是「ESG疲乏」?
ESG疲乏(ESG Fatigue)並非企業抗拒永續轉型,而是在快速推動ESG過程中,因為缺乏整合規劃、資源投入過度、成效難以衡量,最終導致推動策略迷失與內部倦怠的現象。常見的表現包括:
- ESG專案數量繁多,卻缺乏統一架構與整合
- 報告製作繁瑣,內容偏重形式、缺乏實質意義
- 員工與主管對ESG採取消極、表面應付的態度
此種狀況不僅影響ESG成效,更可能削弱企業內部對永續轉型的認同與支持。
歐盟在今年2月的歐盟產業高峰會推出「永續綜合簡化套案」(EU Omnibus Simplification Package)的草案,旨在透過減少繁瑣流程、縮小納管企業範圍、延長準備期等方式,降低企業在永續行動上的壓力,同時仍維持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不變。草案所包含的四大政策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企業永續報告指令(CSRD)、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SDDD、CS3D)、以及歐盟永續分類標準(EU Taxonomy Regulation),修正內容多是放寬企業碳揭露規定。
此外,台灣環境部長彭啟明亦公開指出:「台灣過度瘋ESG,該降溫了」,反映出調整推動節奏、重設永續邏輯已成全球共識。
ESG過度應對可能帶來的反效果
若企業未建立清晰策略、僅為應付法規與評比而投入ESG工作,反而可能產生以下三大副作用:
- 成本與資源浪費:中小企業常因缺乏資源而仿效大型企業模式,卻無法實質導入,最終淪為高成本、低效率的「表面工程」。
- 漂綠與信任危機:當ESG變成績效KPI,為了達標而誇大成果、虛報數據,反而引發利害關係人質疑,導致品牌信任受損。
- 團隊疲勞與執行倦怠:ESG如僅被視為額外工作任務,未能與本業營運結合,長期下來將削弱員工動能與推動動力。
為什麼台灣企業容易落入「過度應對」陷阱?
⬥ 法規與供應鏈壓力夾擊
如上市櫃公司依循金管會「永續揭露藍圖」,需按年出具ESG報告、揭露溫室氣體盤查,造成中階企業「硬著頭皮上」。
⬥ 權威認證與評比機制變得商業化
有些企業為爭取永續獎項、外部評比高分,不惜投入資源包裝與宣傳,反而忽略真正的改善行動。
⬥ ESG與營運脫節
許多政策推動是由公關、法遵或獨立ESG部門主導,與生產、營運、研發部門無法有效地配合或是執行面跟不上,造成報告書與現實的兩面向。
從疲乏轉向成長:重設ESG的商業意義
企業在推動ESG時,必須回到原點思考:「我們為什麼做ESG?它對誰有價值?對企業本身又有什麼意義?」若ESG僅被視為應付法規與評比的責任,將很容易淪為形式主義,難以持續。建議企業可從以下三個觀念策略重新定位:
從合規轉向競爭力:ESG不是義務,而是企業應對市場風險、吸引人才與投資的手段。
從KPI轉向價值鏈整合:減碳、節能、職安等指標不該只是數字,而應深入思考其如何改善企業流程、優化成本結構,成為提升營運效率的方法。
從專案導向轉向流程導向:將ESG融入日常經營,如導入永續採購制度、強化供應商管理、導向低碳產品設計,讓永續行動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如何回歸務實、聚焦的ESG策略?
當企業在ESG推動上出現疲乏感,通常不是因為「做太少」,而是「沒有做在刀口上」。以下四項做法,有助於企業將資源聚焦於最有價值的永續議題:
找出企業核心議題(Material Topics)
根據產業特性、利害關係人期待與營運風險,聚焦2~3個最關鍵的ESG主題,如:能源效率、供應鏈管理、員工安全等,避免過度擴張與資源分散。
導入「雙重重要性分析」思維
同時評估ESG議題對企業財務的潛在影響(外部風險)與企業對環境與社會的影響(內部責任),提升策略規劃的整體性與實用性。
整合營運KPI與ESG績效
將ESG指標(如碳排、職安、性別平權)納入日常績效考核機制,落實在日常營運流程,非額外任務,而是與本業目標一致的「核心目標」。
運用科技與工具簡化揭露流程
透過數位平台與自動化工具,協助企業有效管理ESG數據、簡化報告流程,提升效率,也降低人力負擔。
ESG重要的是走得穩、走得久
企業推動ESG的關鍵,不在於追求全面覆蓋,而是找到與營運最密切的議題,進行深度整合與持續優化。從「合規思維」轉為「競爭策略」,ESG才能不只是負擔,而是驅動營運效率與價值創造的引擎。當疲乏成為普遍現象,正是放緩腳步的好時機,讓企業重新檢視策略佈局、重設推動節奏的轉捩點——讓ESG真正回到企業經營的核心。
競爭力企管擁有ESG永續報告書輔導製作的豐富經驗,以及專文詳細說明ISO標準、企業管理與時事新知等文章分享,讓經驗豐富的專業顧問師一對一線上諮詢為您服務,無論是ISO標準認證、ESG企業永續報告書相關問題、企業管理與教育訓練課程,都歡迎您預約服務!
參考資料:Reccessary、ALVAREZ & MARSA、中央社、CSRone、CSR@天下、ESG今周刊、聯合新聞網
圖片來源:Freepik
相關文章:
競爭力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全台免付費專線:0800 800 248
LINE線上諮詢:
Views: 22